首页 > 热文 > 头条 >

河南小伙种反季香菇,一斤能卖26元,年销售额高达1500万元

发布时间:2023-11-18 11:56:14来源:网络
河南小伙种反季香菇,一斤能卖26元,年销售额高达1500万元!(干花菇价格)

他为了重新成为儿子心中的榜样,决定二次创业种反季香菇,这一反常举动,竟为他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获,市面上3块钱的香菇,被他卖到了26元一斤的高价,年销售额达到了1500多万元。

他种的香菇有什么不同?反季香菇该怎么种才能卖出高价?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你一起看看河南省的王冠明如何另辟蹊径靠香菇发大财!

为子重新创业

王冠明是河南省义马县人,90年代开始经营机械配件生意。20多年以来,他积累了4000多万元的存款,工厂早已步入正轨,也不需要他过多的打理。

所以大部分时候他都约着三五好友到处游玩。提前步入退休生活的他日子过得安逸悠闲。2013年儿子的一句话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以前王冠明开始创业时,凭着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让儿子很是崇拜,但如今的他在儿子看来,现在光知道玩儿的父亲只剩下了懒散。

儿子的一番话点醒了王冠明,他要重新成为儿子心中的榜样,他决定要二次创业,重新奋斗,挽回儿子对自己的崇拜与尊重。

他四处考察找新的创业项目,在河北福建等地,他看到许多人种香菇,而且效益相当不错。当地的农户种香菇用了一年就把本钱赚回来,王冠明觉得其中大有商机。

打探好项目,2013年10月他把机械厂交给家人管理,他拿着2000万元积蓄要去重新开始创业种香菇。

他在天池镇一口气就建了60个大棚。没有任何种植经验的他,刚一入行就要干一件香菇种植界从来没听过的事儿。

当地人种的是冬菇,一般都是在10月出菇销售,但他却要种6月份就上市的夏菇。夏菇之所以没有人种就是因为它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虽然是夏菇,但是它惧怕高温,一旦出现高温天气,就会出现烧菌的现象,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种植户们都不看好王冠明的反季香菇,但他却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自己的种植经验不如人,要想在当地的香菇行业中脱颖而出,就要种点不一样的。

种反季节冬菇的好处就是,当市场上没有香菇的时候,自己的香菇就占了主导地位,没有竞争对手,一斤还能比冬菇贵两三块。

为了种植反季节冬菇王冠明吃住都在厂里,一改之前的懒散模样,专心研究夏菇种植,他的儿子又看到了曾经那个神采奕奕的父亲。

王冠明对自己的香菇信心十足,觉得八个月后夏菇种出来,自己只用坐等数钱就行了。当地没有人种植夏菇,所以种植户们听到消息都纷纷跑来他的基地参观。

这让王冠明很骄傲笑得合不拢嘴,然而半年后他就笑不出来了,还紧闭了工厂大门,谢绝了前来参观的种植户,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信心满满却遭失败

紧闭的厂门,郁闷的心情,大老板二次创业经历了什么,竟让他如此失落?创业投进去的一半积蓄还能否保住?他是否能再次成为儿子心中的榜样呢?

不知道什么原因基地里总有一股酸臭味,菌棒一酸就有迎面而来的蠓虫。五十多万个菌棒一下子就坏了了三十多万个,损失了100多万元。

之前还骄傲得意的王冠明一下子就蔫儿了,但找到解决方法所在才是关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就在基地员工等着他的结论,准备听他的指示进行下一步命令时,他却做了两件让员工们都不理解的事儿。

第一件就是买了1200多棵树苗,带着员工在基地种起了树;第二件就是买来了很多钢管。他到底要干什么呢?

这是因为王冠明经过查询资料和咨询专家得知,菌棒之所以坏掉是因为步入四月份,气温逐渐升高,阳光直射大棚,阳光的照晒灼伤了菌丝,棚内的温度超过了香菇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他做的这两件奇怪的事儿就是为了给香菇遮阳,种的树是速生杨树,茂密的枝叶能在阳光不是很大的时候帮助棚内的香菇遮荫;买来的钢管被搭成架子,当阳光比较强的时候,拉上黑布为其遮阳。

不止如此他还在棚内安装了冷风机,让棚内一年四季都能保持26摄氏度左右。经过王冠明的这一番操作他的香菇长得又圆又大,获得了大丰收。

他把他的香菇拉到河南洛阳的农贸市场销售,这里距离他的种植基地不足100公里,距离近,货量足,很多人买他的货,很快他就有了固定客户。

这一次夏菇种植成功后,他开始全年生产,2015年他的销售额到达300多万元。夏菇种植的成功让他感觉自己离儿子心中好父亲的形象又近了一步。

这让他的信心十足,想要扩大产量,他的种植大棚之前一棚只有16800个菌棒,则为了扩大产量他增加到了28000个菌棒。

菌棒密度过大导致它们相互挤压出现了畸形菇;同时还有些菇防水膜附着在菇面上导致菇伞发黑。

这些香菇虽然不影响食用,但是拿到市面上却被经销商减了价,原本商量好的6元一斤,如今只能卖3元一斤,这个价格对王冠明来说几乎没有利润。

在香菇行业中,像这样的次品菇很难避免,一般占比在30%左右,只能低价销售,而这一次他的次品菇占了总数的近一半之多,这样的情况让他很着急,该怎么解决眼前的困境呢?

蘑菇新吃法,受好评赚大钱

他为了重新成为儿子心中的榜样,二次创业种香菇,第一年就受到重创,但他化险为夷,所种的香菇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但他因为心急,次品香菇大范围出现,他又该如何解决?

王冠明明白要想赚钱就要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抢手。所以他要将自己的次品菇的比例降低,他知道问题所在,之所以次品菇变多就是因为菌棒的密度太高。

那能不能通过降低菌棒的密度改变次品菇的出现呢?怎么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还能减少畸形菇的出现呢?

王冠明经过反复实验得知,两个水泥板之间放11个菌棒,相距10厘米为最佳。这样摆放既提高了层架的利用率,也能减少畸形菇的出现。

畸形菇的问题解决了,黑伞菇解决起来也很简单,他让员工们只要看到被防水膜遮住的香菇就手动撕开。

在他的管理下,基地的次品菇下降到了10%,但他依旧不满意,他要想办法把这10%的次品菇也提高身价,有什么办法呢?

王冠明发现,自家的儿女特别喜欢吃香菇酱,一瓶香菇酱两个孩子吃两顿就吃完了,他觉得香菇酱有市场。

市面上已经有许多制作香菇酱的企业了,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有特色。市面上的香菇酱都是用整朵香菇制成的,他想要与众不同。

他发现,香菇的菇柄比菇伞紧实,如果做酱只用菇柄不就更有嚼劲吗,产品的特色不就展现出来了吗?

可他自己试了好几次,做出来的味道都不理想,就在他苦恼之际,他遇到了自己的老乡周国强,在别的企业从事多年的香菇酱研发。

王冠明就高薪聘请周国强来记得工厂,有了周国强的加入,香菇酱的味道得到了保障。王冠明经常组织香菇酱的试吃活动,让消费者先尝后买,这一举动反而带动了香菇酱的销售量。

他还联系经销商也让他们做试吃推广,自己免费提供试吃产品。通过这经销商的推动,王冠明的香菇酱卖到了福建湖南等地。

菇柄做成香菇酱有了销路,剩下的菇伞他也没浪费,他观察到饭店切菜备菜很耗费时间,他就跟酒店谈合作,自己将香菇半加工成香菇块、香菇片等卖给饭店。

这样的半成品香菇产品对于饭店来说既省时又省力,大大节省了饭店的成本。王冠明很快与他们达成了合作。

王冠明通过一菇多卖的方式,让香菇提升到26元一斤,不管是的鲜香菇还是次品菇都发挥了最大的用处,2020年他的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元!以上就是本期新农人观察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